來源:金十數據
就在互聯網泡沫破滅25周年之際,就業市場會突然崩塌嗎?乍看之下,如今的勞動力市場與25年前並無太大差異。
上世紀90年代末是美國就業市場的黃金時代。工資強勁增長、近乎充分就業與科技需求激增的“三位一體”,支撐著千禧年前夕蓬勃發展的勞動力市場。
“當前形勢與1990年代如出一轍,”研究與倡導組織Employ America高級經濟學家普雷斯頓ⷧreston Mui)指出。如今美聯儲基準利率徘徊在4%以上——他補充道,這與1999年的利率水平相差無幾。
截至目前,2025年的就業市場看似穩定。美國勞工統計局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新增就業15.1萬,略高於1月的14.3萬,但低於FactSet統計的16萬預期值。1999年,全球正經曆研發支出激增與新技術需求的浪潮。
在“9ⷱ1”事件的近25年後,世界正麵臨新一輪地緣政治動蕩,尤其是2022年俄烏衝突,使得特朗普與歐洲領導人分歧加劇。標普全球直言不諱:“數十年由全球化和地緣經濟主導的世界秩序,已迅速轉變為地緣政治風險主導的世界。俄烏衝突等持續衝擊正深刻重構全球結構與關係。”
數字招聘平台Stepstone Group勞動力經濟學家尤利烏斯ⷦ 布斯特(Julius Probst)將1990年代視為近乎充分就業的黃金年代。他稱那是勞動者經曆的“最壯觀”就業市場——而如今主要指標同樣指向健康的市場。“曆史性低失業率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保持低位,除非遭遇重大經濟衝擊,”他說。但隨著貿易衝突升級、聯邦政府裁員以及特朗普承諾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這種強勢能否延續?
“別提起‘泡沫’這個詞”
1990年代,萬維網為開發者開啟新時代;如今,人工智能為矽穀書寫激動人心的新篇章。個人電腦普及曾助推上世紀經濟騰飛——這正是人們對2025年人工智能的期待。但擔憂在於,盡管AI熱潮推高部分股票,其最終回報可能落空。畢竟,“B”也代表著“泡沫”(Bubble)。
“我不想用‘泡沫’這個詞,”繆強調,“但若人工智能未能如投資者預期般兌現,確實會對經濟構成重大威脅,就像互聯網泡沫對21世紀初經濟的影響一樣。”持此觀點的並非個例。一些觀察者正敲響“繁榮-崩盤”周期的警鍾,部分源於科技股近十年的狂奔與“美股七巨頭”造就的財富效應。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警告稱,“高利率風險下AI相關股票的高估值可能刺破泡沫”,而資產泡沫破裂的漣漪效應往往會吞噬就業崗位。“當前周期與1998或1999年極為相似,”他表示,“這項重大新技術必將改變世界,但人們可能混淆技術成功與投資成功。”
技能鴻溝與“樂觀理由”
哈佛肯尼迪學院研究團隊將AI比作蒸汽動力與電力——這些技術曾顛覆20世紀勞動力市場。他們在工作論文中指出,ChatGPT等工具可能取代部分高技能知識工作者,而分析、決策與協調同事間矛盾需求等無法被替代的能力將變得極具價值。
數據顯示,低薪與中等薪酬崗位就業下降,高薪崗位增長顯著。計算機相關職位推動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就業占比自2010年以來增長超50%,零售崗位則因線上零售技術進步減少25%。“後疫情時代的勞動力市場正快速變化,關鍵問題在於這種加速趨勢是否會持續。”
不過仍有樂觀理由。“黃金年齡勞動參與率處於20年來最高水平,”普羅布斯特指出,“過去12個月經濟每月仍創造18萬個崗位。”當前黃金年齡勞動參與率接近81%,與1990年代末持平;失業率2月微升至4.1%,與1999年同期相當;薪資增速目前略超4%,高於1990年代末的3%。
但數據存在隱憂:自1990年代以來,整體勞動參與率持續緩降,主因老齡工人退出與年輕人在中等技能崗位減少背景下延長教育。疫情期間的“大辭職”潮催生了與1990年代末相似的緊張勞動力市場,而如今市場仍處於曆史性緊縮狀態。
指出:“長期失業人數保持穩定,表明勞動力市場過去數月已形成某種平衡。”4.1%的年增長率“仍指向經濟平衡而非過熱”。通脹目前看似受控,上月總體通脹率維持在3%,低於1999年平均2.2%的水平,當時環境允許工人爭取加薪而不致經濟過熱。
風暴前夜的平靜?
陰雲已然浮現:消費者信心受現任政府貿易衝突拖累下滑,雇主在不安情緒中放緩招聘。美國商會勞動力與國際勞工政策高級總監斯蒂芬妮ⷥ 梅爾霍恩(Stephanie Ferguson Melhorn)指出,白領行業等招聘主力部門正麵臨崗位填補難題:“全國仍存在工人短缺。”
她呼籲提高簽證上限、投資兒童保育與短期佩爾助學金以培養新技能。“嬰兒潮一代未來五年將退休,加劇特定行業用工壓力,”她補充道,“相比2020年2月,勞動力市場仍缺少170萬美國人。”
其他異常信號包括:多數新聘員工為“跳槽者”,職位空缺從峰值1200萬降至800萬,年度總招聘量從近8000萬回落至6600萬。梅爾霍恩 ,“各行業招聘需求顯著下降,反映後疫情時代的招聘狂潮已徹底終結。”
不過與1990年代不同,2025年勞動力市場的多重因素未必指向新一輪盛衰周期——至少目前尚未。“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勞動力市場將重新加速增長,”繆總結道,如同美聯儲的觀望姿態,美國就業市場仍在未知水域中謹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