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FSD 國內訓練完全合規:屬 L2 智駕,需駕駛員監管
繼 DeepSeek 和宇樹科技之後,又一家來自杭州的科創企業群核科技於近日走到台前,迎來了關鍵時刻。
近日,群核科技遞交了港股招股書,正式向「全球空間智能領域第一股」發起衝擊。這家在「杭州六小龍」中最早成立的公司,有望率先撞線,第一個迎來敲鍾時刻。
公司名字「群核」代表著 AI 時代最典型的計算方式:通過雲端的 GPU 集群,用多核心並行計算,加速計算過程。
十多年前,群核科技的三位創始人找到了這項技術的第一個商業落地場景:家裝,推出了線上空間設計平台「酷家樂」,用「家裝領域 SaaS 公司」的概念把技術推向了市場。
2023 年,酷家樂占據國內空間設計軟件市場 22.2% 的市場份額,營收排名全國第一,毛利率接近 80%。與此同時,AI 浪潮爆發,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超 3.6 億 3D 模型,突然成了機器人仿真訓練領域的香餑餑,群核看到了脫下家裝外殼,走向科技下半場的機會。
這大概是公司董事長黃曉煌沒有想到的創業劇本。14 年前,他離開英偉達回國創業時,GPU 通用計算是個標準的非共識技術方向;如今,他在家裝行業積累多年的沉澱,有望和英偉達的顯卡一樣,成為具身智能行業關鍵的「AI 燃料」。
不願「整點下班」,選擇離開英偉達
2011 年,二十四歲的黃曉煌決定離開英偉達,回國創業。
在這之前,他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本科專業是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生階段則重點關注 GPU 高性能計算。
研究生畢業後,黃曉煌放棄了讀博的機會,直接進入英偉達工作,主要工作是參與 CUDA 的設計和開發。
如果放到當下,這妥妥是一份讓無數人羨慕的美差。憑借著 AI 浪潮,英偉達市值最高突破了 3.6 萬億美元。而正是 CUDA(通用計算平台)的概念提出和推廣,讓英偉達從一個「賣遊戲顯卡的」,搖身變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AI 軍火商」。
但在 2011 年前後,GPU 運算還沒有成為共識,在英偉達工作也並不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黃曉煌後來在回憶的時候打趣說,當時在矽穀的派對上,如果向女生介紹自己在英偉達工作,隻能收獲一個禮貌的微笑,然後對方轉身就走開了。
不過,真正讓黃曉煌決定回國創業的,還是源於自身對「做事」的向往。這種向往部分來自於本科時期浙大的影響——浙大被譽為中國創業率最高的大學,如今「杭州六小龍」裏,有 3 家公司的創始人都來自浙大;還有一部分則是他對當時矽穀工作環境的「不滿」,「(那時候)大家都整點下班,感覺節奏太慢了。」
從這個表達就能聽出,黃曉煌的確是塊搞研究、能折騰的料。
於是,黃曉煌拉上了他的兩個研究生同學陳航和朱皓,回國創業。據說為了致敬喬幫主在車庫裏搞出第一台蘋果電腦,他們創業的起點也開始於陳航家的閣樓上。後來為了給公司選址,還跑過不少城市。最後杭州上城區政府主動上門,還給了一筆啟動資金,終於把後來「六小龍」裏的一條龍留了下來。

但作為技術出身的創業者,起步階段的困難遠比做硬件產能更大,尤其是當你所看好的技術還處於非共識的時候。
那個時候,別說後來的 GPU 運算了,連「雲」的概念都起步不久,大部分軟件也都是本地化運行。黃曉煌跟投資人說,想用 GPU+雲計算做物理仿真,但大部分投資人聽不懂,市場看好的是移動互聯網和 OTO 等風口項目,很難融到錢。
既然陽春白雪的故事講不通,就得更接地氣才行。黃曉煌他們拿著「快速渲染」這把錘子四處在市場上找釘子,嚐試過遊戲、電影等不同的行業,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落地的場景:家裝。
有意思的是,創業之前,黃曉煌甚至都沒有自己的房子,對裝修幾乎一無所知。但憑借著「家裝 OTO」的概念,他和兩位合作人拿到了第一筆融資。
全國最大的空間設計平台
2013 年,群核科技旗下的空間設計軟件「酷家樂」正式上線。通過在雲端部署 GPU 集群,酷家樂大幅提升了家裝行業裏空間設計、渲染等環節的效率。產品上線後,很快就在行業中得到了從業者的關注和認可。
2015 年,酷家樂引入付費訂閱模式,主要麵向企業級用戶。此後,酷家樂產品又迭代出一係列新功能,包括自動將設計數據轉換為可用於生產的指令,交付製造商進行生產;可基於 3D 設計自動圖紙工程圖紙、材料計算清單和成本計算表。
目前,酷家樂產品被廣泛用於設計住宅、辦公樓、零售連鎖店及基礎建設項目,同時亦擴展至一些新興用途,如電商產品展示等。
除酷家樂外,群核科技的另外兩款產品分別是麵向海外市場的空間設計軟件 Coohom,以及麵向 AI、智能機器人、AR/VR 係統的群核空間智能平台 SpatialVerse。
2024 年前九個月裏,群核科技的海外收入占比為 7.4%,同期訂閱模式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 98.3%。不難看出,現階段酷家樂依然是公司關鍵的「現金牛」業務。
在整體營收數據方麵,2022 全年、2023 全年、以及 2024 年前九個月裏,群核科技的總營收分別為 6.01 億元、6.64 億元和 5.53 億元,同期分別實現 10.5%、13.8%的穩定增長。
營收增長的原因之一,在於來自「大客戶」(指年度收入貢獻超過 20 萬元的企業客戶)的訂閱總收入及客單價都在逐漸增高。2022 年,「大客戶」平均訂閱收入為 64.4 萬元;這個數字在 2024 年前九個月上漲到了 81.9 萬元,增幅超過 27%。
同時,企業客戶的數量也在逐年提升,截止 2024 年 9 月 30 日,群核科技總有企業用戶超過 4.5 萬,個人用戶超過 41.3 萬人。

財務數據顯示,2022 去年、2023 全年及 2024 年前九個月,群核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 72.7%、76.8%和 80.4%,但同期公司的總虧損卻分別達到了 7.04 億元、6.46 億元和 4.22 億元。
這其實是整個國內 SaaS 行業麵前的共同困境:收入高,毛利高,但盈利難。
我們以兩家同處於電商 SaaS 公司的財務數據為例,可以體現國內 SaaS 行業的「收入高,毛利高,但盈利難」的共同困境。2023 年,兩家公司總營收分別為 22.28 億元和 14.48 億元,前者毛利率達 66.6%,但經調整後仍虧損 0.75 億元;後者毛利率為 69.2%,經調整後淨利潤為 4228 萬元。
核心原因在於:其一,作為技術型驅動的公司,SaaS 企業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發成本;其二,不同於 C 端消費品,ToB 類型的產品銷售鏈路更長更複雜,甚至需要再銷售過程中提供各種講解和教學的服務,所以 SaaS 企業往往也都需要規模不小的營銷團隊。
招股書顯示,截止 2024 年 9 月 30 日,群核科技全年銷售支出 2.48 億元,占總支出 44.9%,研發支出 2.63 億元,占總支出 47.6%,均同比收窄。在控製成本、擴大營收的雙重作用下,2022 去年、2023 全年及 2024 年前九個月,群核科技的經營性虧損逐步收窄,分別為 4.02 億元、2.94 億元、1.28 億元。

從以上營收數據不難看出,盡管酷家樂已經成為了國內同類型中收入最高的軟件,但互聯網家裝領域的天花板並不是無限高的,黃曉煌也並不希望把群核僅僅框定在這個領域,他曾經說過:「如果隻把群核定義為家裝 SaaS 企業,那是對公司最大的誤解。」
AI 和具身智能帶來的下半場
黃曉煌的這句話還有另一層含義:他和兩位合夥人創業的初期是源於技術驅動。當年他們拿著 GPU 運算這把「錘子」找到了互聯網家裝的落地場景,現在,他們還需要找到其他新的「釘子」。
所以,就像「群核」這個名字一樣,黃曉煌希望把公司打造為一家科技企業,把 GPU 通用計算的能力,運用到更多場景中。
2018 年,群核科技聯合帝國理工、南加州大學共同發布了一個室內空間數據集的方案,然後就接到了一封來自某矽穀巨頭的合作郵件,希望探索空間智能領域。
黃曉煌事後回憶說,他當時第一反應是遇到了騙子。因為他此前從沒意識到,自己在家裝行業多年的經營積累,能夠在新興前沿的領域裏,被全球頭部科技公司認可,並且產生價值。

幾年後,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科技圈對「空間智能」的探索逐漸拓展到了「具身智能」領域。不同於語言模型可以調用海量已有數據進行訓練,機器人訓練的可用數據少之又少。而獲取數據的方式,一類是在現實物理空間中采集,但成本極高,且難以覆蓋所有場景。另一類重要的場景,就是仿真訓練。
OpenAI 發布 Sora 後,業界認為這種生成式的模型是解決仿真數據的一種方式。不過現階段,生成式模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投進籃筐的球會突然爆炸,或者各種物體「穿牆」的 bug。
這些數據顯然不符合仿真訓練數據的一條重要原則:「物理正確」。
2024 年,群核科技推出空間智能平台 SpatialVerse,希望為下一代麵向室內環境的 AI 開發提供解決方案。根據招股書中相關信息,這個平台的核心正是:可以提供大量「物理正確的數據集」。
截止 2024 年底,酷家樂平台一共積累了 3.62 億個 3D 模型。由於這些數據是基於線上設計平台而來,所以它們可以讓場景裏的諸多細節做到正確實用。例如:理解抽屜是否可以正常打開,一扇門的正確開啟方向,房間裏寵物的毛發應該出現在哪裏。
根據媒體報道,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的智元機器人也使用了群核提供的數據進行機器人訓練。
2024 年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相關投資事件超過 50 起,總投資額超過 50 億元。現在,群核科技認為自己掌握了一把通往未來科技行業的鑰匙,這是他們在這個時間點重啟 IPO 的重要原因。但這把鑰匙在上市後如何落地,是公司下一步要探索的重要課題。
但無論如何,AI 的到來,給了群核一個重構自身價值的機會,黃曉煌在創業的第 15 個年頭裏,正期待逐漸褪去家裝的外殼,露出科技公司的本色,在空間智能的領域裏,開啟群核科技創業更精彩的下半場。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