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金融一線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4》發布式在北京召開。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薏出席並參加機構討論“企業年金製度實踐與改革展望”。

黃小薏總結了美國市場的四點成功經驗。
一、全球的演變都是從DB到DC。美國DC養老金中,雇主和雇員能夠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個人賬戶,賬戶由受托人管理,雇員可以自己參與投資組合的選擇和決定。
二、在整個投資端,如果過於保守將無法抵抗長周期的通脹,最終養老覆蓋有很大的風險。養老是長線投資,在美國,以TDF為例,過去10年富達投資回報為7.8%,投資回報不錯,這與多元化投資密切相關。在過度保守策略向多元策略轉化過程中,資產管理機構在美國市場確實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三、自動。美國《2006年養老金保護法案》引入了自動加入和自動默認選擇,還有繳費比例逐步提升這樣一個機製,同時還推出了合格默認投資選擇(QDII),雇主投向一些特定產品可以免責。《養老金保護法案》的推出也是美國二支柱、三支柱騰飛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助力。值得一提,政府監管為資管機構以及養老保險機構在產品策略端、投資端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四、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賬戶體係的打通能夠給客戶便捷性、體驗性。比如,雇員在轉另外一個工作,以及退休後整個的資金是如何進行管理,如果多賬戶不能打通確實非常不便捷。
黃小薏指出,富達作為一個資管機構在中國市場剛剛落地兩年,在整個資管領域還是處在起步階段。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以及AI帶來突圍性的變化,其實很多的東西、很多的風險防範不隻是一個對衝或者分散,它其實有很多的理念在裏頭,這種多元化、多情景化、低相關性,甚至是各大資產類別,能夠把全球各大資產類別做8000個情景分析,未來對情景精準的組合也是策略非常有效的前提,就是AI組合技術的運用。
她提到,富達搭建了一個養老投資服務係統,這個係統從戰略配置、戰術配置、基金選擇,是把全球對各大資產類別的觀點能夠輸入進去,能夠在整個量化體係化的組合構建進行後驗。富達把回撤控製放在第一位。圍繞策略打造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給投資人非常安心的長線的、穩健的投資,多元化體現在多地域、多管理人、多資產類別。多類別可能會在整個策略端產生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