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校軍官到組織部長、人大主任,這名轉業軍人不簡單

最近,湖南日報ⷦD025;南客戶端上0340;一篇“一0491;軍轉幹部0340;衝鋒039;態”一文,一小時引0332;0102;14萬0154;關注。
一0301;優秀0340;軍轉幹部,引起0154;0497;0340;關注和思考。
一0491;軍0154;如0309;在平凡0340;崗0301;上不平凡?
一0491;退役軍0154;如0309;畫好軍旅0340;延長線?
這是$011;穿軍0154;一生0340;問題。
從普通一兵,040;上校政委,從專職常委、040;辦公室027;0219;、040;區委組織部長,再040;0154;大027;0219;,這是一0491;軍0154;0340;38年。
0182;回答0102;一0491;問題——
在平凡0340;崗0301;,0309;0197;不凡!
這是軍轉幹部王少賢0340;故0107;。

01
29年軍營淬火
1983年10月,17歲0340;王少賢從湖南沅江入0237;,û04;為一名解放軍戰士。

青年時期0340;王少賢(後排右一)

032;兵時期0340;王少賢
服役期間,祖國Ų02;境0332;生戰事,他隨部開赴前線。
1984年040;1986年,他經曆É02;戰場0340;洗禮。枕戈待旦,衝鋒陷陣。
見證過硝煙戰火,也見證過戰友0340;犧牲。

他深知軍人033;該是一0491;大寫0340;人,一身戰鬥0340;039;態,從%027;時就已經被塑造。

此後,他兩次進入軍校深造,當過技師,當過軍事幹部,當過政工幹部,2012年轉業到地方。
他0340;從軍經曆是Ö02;重0340;,可以說是上過戰場、搞過技術、帶過兵、當過軍事和政037;幹部。幾十本0491;人榮譽證書,十多枚軍功章,是他一生0340;精神財富。
他說,沉醉、繾綣沒!021;改變心底0340;情愫,軍營、軍#037;和軍事已024;入血肉、心023;。
就像%027;首他0497;在戰場上時常會唱起0340;歌《紅星031;我去戰鬥》——
“雄0441;展翅飛,哪怕風雨驟”。
從17歲開始,他就踏著這0491;節奏行進在軍旅途中,是軍人0340;%027;種激情、%027;種氣概、%027;種鬥誌和%027;種力量,把他從一名普通士兵,淬煉û04;É02;學員、技師、連長……團職上校軍官。

他說,“當兵0340;日子就像一0491;旺熾0340;熔爐,將我這â02;稚嫩0340;毛鋼進行É02;冶煉、淬火。”
02
軍旅延長線
軍旅0340;最後一站,他擔任湖南常õ03;澧縣武#037;部政委。

任武#037;部政委時0340;王少賢(038;)
2010年,作為全省122個縣級人武部唯一的省黨代表,王少賢牽頭在澧縣澧陽鎮護城社區居委會建立了一個“退役軍人之家”。
在這0491;“退役軍人043;家”裏,設有接待室、閱覽室、榮譽室、棋牌室、健身房等,專門為轉業、複員、退伍軍人和軍烈屬服務。
通過一年多0340;運行,這裏已û04;了澧縣退役軍人溫馨0340;家,人武部政委王少賢被戰友0497;稱為“家長”。

王少賢為032;兵送行
8年後,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全國建成了60多萬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退役軍人之家)。而作為人武部政委的王少賢早在2010年就已經進行了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係的探索。
對王少賢而言,這是職責所0418;。基層崗0301;,平凡崗0301;,也能做出不凡0340;事業。
2012年年底,王少賢的軍旅生涯走到終點,46歲的他從上校軍官變成一位軍轉幹部。

他戴著九枚軍功章(其中包括他立0340;戰功)和原廣030;軍區優秀團級主官、優秀黨委書記0340;榮譽以評分第一名0340;û04;績,轉業040;常õ03;市鼎城區任專職常委。

但是對他0358;說,這並非0495;正0340;終點,他把轉業0316;為一條軍旅0340;延長線。
他轉業040;常õ03;市鼎城區,任區委常委,分管旅遊與計劃生育037;0316;。
在他眼裏,從部隊040;地041;,隻是戰場0340;轉移,並非職責0340;終結。
換0491;戰場0381;然可以大幹一場。
轉業043;後0340;王少賢0381;然兵味十足,自049;分管0340;037;0316;就是組織交給自049;0340;陣地。他說:“必須時刻0445;持戰鬥0340;精神抓穩守牢。”
2013年3月15日,十美堂首屆油菜花節火爆開幕。
當時鄉村旅遊還是0491;032;生事物,能夠在鼎城生根開花,ě04;自王少賢0340;堅持。

他帶著旅遊部門負責人跑遍了鼎城0340;鄉鎮村居,廣泛進行調研,決定以花為媒辦小型旅遊節。
十美堂鎮0340;油菜花節一炮走紅,隨後逆江坪0340; 043;雲英、韓公渡0340;荷花、長嶺崗0340;向日葵、大龍站0340;薰衣草等“金花”次第綻放、交0456;輝映,全區掀起了鄉村旅遊高潮。
當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24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5億Ð03;,“五朵金花”0340;經驗做法得040;了全0465;推廣。
本可無為,卻有大0316;為。
回顧這一經曆時,王少賢說:
“我是軍隊培養出0358;0340;幹部,軍人0340;精神就是戰鬥精神,隻要心中#037;著組織和群眾0340;0449;任,有鬥誌有激情,把落實037;0316;職責當0316;對自049;0340;挑戰,就一定能有一番0316;為。”
03
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2016年,王少賢改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年初,他陪同0465;委組織部領導來040;蒿子港鎮富美村巡視村級班子換屆工作時,見村部雜草叢生,房屋四處漏雨,連條像樣的凳子都沒有。
他說,“那就像閱兵式上自己的方陣儀容不整、正步不齊一樣無地自容。”
044;是,軍人那種不服輸的戰鬥意誌又在他心中升起。那是他任職組織部長第一天,他下決心為每0491;村建好一0491;村部。
深入調研後,他發現區裏的基層組織陣地普遍缺失,大部分村社麵臨著“公章隨身帶,會議040;處開,晴天大樹下,雨天支書家”窘迫局麵。
“一定要讓每一0491;基層有一0491;像樣的陣地”,這是他的軍令狀。

接下來的日子裏,跑項0446;、要資金、抓設計、改圖紙,û04;為王少賢最主要的工作。七八月的中午,室外高溫酷暑,王少賢奔波044;各0491;工地,查0475;工程質量、督導建設進度。
正是在他高強度的推動下,僅70491;月時間,全區2960491;村社就完û04;了新建和改擴建,重新進行功能布局,實現了黨務、政務、商務“三務合一”。
由044;每一0491;陣地規模適度,設045;齊全,服務040;位,外表整潔,û04;為了鼎城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中組部、0465;委組織部給É04;高度評價,前來學習參觀的Ð04;弟單位絡繹不絕。

他認為,黨的事業的根本在基層,基層黨建需要優秀的青年人才。
044;是,他推進青年人才培養計劃,讓每0491;村(社區)統一招聘了一名大專以上學曆、年齡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專職從事基層黨建工作。
這批高素質的年輕人如同一陣春風為鄉鎮、農村基層帶來新生。

從軍29年,一身正氣是他041;給所有人的印象。轉業後,這0491;印象一0452;延續040;現在。
麵對幹擾和阻力,王少賢堅守原則,敢044;鬥爭,不怕得罪人。
2014年6月,他查實一名鄉鎮計生幹部偽造生育證書,騙取群眾錢財,可在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那名幹部放出風聲,揚言要“收拾”王少賢。
第二天清早,他獨自一人找040;了這名幹部,進行深入 048;致的溝通,一劑苦口的“良藥”讓受處分對象最終認識040;自049;的錯誤,並連連向王少賢致歉。

作為組織部長,他深知培養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新時代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
越是重要的工作,就越要有智慧、穩當的辦法。
他創新推出了“負麵清單”和“實績清單”,用這“兩張清單”0495;實反映幹部現實表現,作為幹部任用的重要依據。
這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風清氣正、用業績說話的良好用人氛圍的形û04;。

他任組織部長以來,區組織部調整的幹部,無一不良反映,選拔出了一支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他說,組織部長的位置很重要,首先更要管住自己的欲望,戰勝自己,把住廉潔的大門。
為防止一些人搞小動作,他還專門在自049;的辦公室安裝0435;控器,有些人想鑽空子,他就用攝像頭作為警示。

常德市委組織部領導在鼎城區幹部談心談話會上說:
“王少賢同誌在部隊是軍區標兵連長、軍區優秀團級主官、優秀黨委書記,轉業是軍轉幹部標杆、組織部長標杆、人大主任標杆。”
2019年3月29日,《常德日報》以“永葆戰鬥精神的擔當者”為題,報道了王少賢的先進事跡。作為中共常德市委表彰的“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他的事跡感染和打動了許多人。

2021年9月6日,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以《一個軍轉幹部的衝鋒姿態——記常德市鼎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少賢》為題,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跡。

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
他覺得無論是軍人,還是軍轉幹部,都要勇044;作為地戰鬥,要超越極限地戰鬥,要一身正氣地戰鬥,更要秉持操守地戰鬥。
04
老兵無悔
軍營是一個戰場,他是時刻準備衝鋒的戰士。
轉業之後是一片新的戰場,隻有保持戰鬥的姿態才能隨時應對一切挑戰。
去年,王少賢轉任區人大主任。
即將步入55歲大關的王少賢深知自己工作的時間有限了。他說,“我用搶的概念,還想多做幾件事”。
他提出了探索創建鄉村人大代表實踐站,目的是為自己找一個做事的平台,動員一批人大代表首先在當地的楓林口村幹,大家幹勁很大,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建成了第一個人大代表實踐站。

2021年3月25日,常德市鼎城區人大常委會人大代表雲峰山村實踐站揭牌
為完成實踐站的建設,王少賢前前後後要去多次,設計、建設全程參與。鋪張浪費,他要批評,進度太慢,他要督導,甚至於周末,他還會自己開車到村裏“暗訪”。
剛開始村幹部和老百姓都覺得建人大代表實踐站是“雷聲大,雨點小”,一直到村裏有了新變化,才紛紛感歎:“軍人作風就是實在,做事踏實,作風務實。”
王少賢主持推進的人大代表實踐站是全國首創。以“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以村(社)屋場為依托,設置人大代表工作室等硬件設施,每個實踐站至少選配5名具有產業、專業、技術、資金等特長優勢的人大代表入駐。
代表們有的出錢、有的主動修橋、有的修路,成效顯著。大家看到村莊這麽漂亮,沒有大拆大建,沒有大的投入,沒有改變鄉村的味道,覺得可複製,可推廣。他們覺得這是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趙金秋(右二)通過人大代表實踐站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但背後的心酸,隻有王少賢最清楚。推進工作落實,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因為建設標準不高,搞得慢,他和幾個基層支部書記一起幾個通宵沒睡覺。
截至目前,鼎城區已建成8個人大代表實踐站投入使用,帶來了代表作風改變、文明鄉風更好、鄉村麵貌變美等積極成效。

55歲的王少賢離正式退休還有整整五年,按當地組織劃定的年齡,他再次提名任人大主任超了一個多月。盡管很舍不得這個幹事業的平台,但他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踐行軍人一切行動聽指揮的諾言。
2021年5月8日,在換屆會議上,他做了自己任職五年的述職報告。
“這是我平生最為珍惜、最為忐忑、最為激動的一次述職。”
帶著無悔,也帶著不舍。
“這五年我從不敢懈怠,也從沒有懈怠,始終保持一種軍人衝鋒的狀態,一種隨時準備為事業而犧牲的狀態。”
聽完他的述職報告,全場為之動容。
會後很多人給他打電話、發信息,有人表達感謝和感恩,有人表達讚美和敬佩,有人表達挽留和遺憾。
這讓他感到無比欣慰,金杯銀杯不如大家的口碑,他覺得自己這些年是值得的。

王少賢同事的朋友圈
這就是王少賢,一位新時代的軍轉幹部。
“我盡了心,也盡了力;我幹了事,也成了事;我收獲了,也付出了。”
這或許是所有軍轉幹部的心聲吧。
自從1983年他參軍入伍,已經過去了38年。
從普通一兵,到上校軍官,到組織部長,再到人大主任,走過的這38年,他問心無愧。
他說,組織給了自己這麽多平台,29年軍旅生涯,9年地方工作,當過連長、當過營長、扛過上校正團軍銜,退役後也能繼續發光發熱。他覺得自己很知足。
他說:
“比起一起參軍在前線犧牲了的戰友,我是最幸運的,如果84年、85年我在前線犧牲了,如今早已屍骨無存,今天還能幸福的生活!一切都很好,雖然頭發白了點,但身體還是健康的。”

這是王少賢出版過一本散文詩集《綠色旋風》。
他說,綠色意味著他時刻銘記自己曾是一名軍人,旋風是他時刻保持著衝鋒姿態的自況。
他在散文《延安,我們來了》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在這貧瘠的黃土高原上,一代偉人憑就他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成就了開天辟地的偉業!”
這並不是空喊口號,38年,作為軍人的王少賢是這樣堅持的,作為軍轉幹部的王少賢也是這樣延續的。
王少賢說,有一些軍轉幹部到了地方以後就失去了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樣就限製了不僅限製了自己的發展,也導致了工作的滯後。
王少賢自己用實踐證明,隻要自身過得硬,隻要軍人的作風不丟,就有底氣創出一篇天地。
在新時代,軍轉幹部大有可為。
向所有的軍轉幹部致敬!
致敬一種永遠衝鋒的姿態,致敬一種本色不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