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在主投的《哪吒2》票房屢創新高之際,(001330.SZ)斥巨資打造的《蛟龍行動》卻票房慘淡,最終以撤檔收場。
《蛟龍行動》遇冷折射出了博納影業當前的困境。自2022年8月回歸A股以來,其一直深陷虧損泥沼。博納影業近期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6.37-8.81億元,去年虧損規模創下新高。
證券之星注意到,蛟龍行動失利不僅宣告了博納影業長期倚賴的“主旋律+重工業”商業大片模式折戟,也將連年虧損的博納影業近乎逼到絕境。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博納影業不能在內容創本控製上盡早做出調整,其恐將陷入更加被動的經營困局。
01.⠲024年預虧創新高
近日,博納影業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為虧損6.37億元至8.81億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5.53億元。博納影業2024年的虧損規模,將創下2022年以來新高。
分季度來看,博納影業2024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55.2萬元、-1.44億元、-2.16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05.13%、7.97%、-855.7%。
對於業績虧損原因,博納影業將其主要歸結為受到電影市場整體低迷影響。
據拓普數據顯示,2024年市場年度總票房425.02億元,較2023年下降22.6%,觀影人次10.1億,較2023年下降22.3%。
博納影業電影業務和電影院業務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2024年,博納影業共投資與發行7部影片,取得票房成績46.97億元,較2023年下降31.9%。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共擁有影院111家,銀幕908塊,2024年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7.2億元(不含服務費),較2023年下降31.2%,下降幅度超過行業。
此外,博納影業對存貨、應收款項等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進一步加劇了虧損。
資料顯示,博納影業於2022年8月回歸A股上市,是國內較早從事電影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影視行業多年,不斷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現已成為行業知名的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影投資、發行、院線管理及影院放映。
證券之星注意到,自回歸A股以來,博納影業業績持續低迷,此前已連續兩年虧損。2022年、2023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業收入20.12億元、16.08億元,歸母淨利潤-7551萬元、-5.526億元。這意味著博納影業將現三連虧,三年歸母淨利潤累計虧損超過12.65億元。
02.⠢大片”模式失效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博納影業業績連續虧損背後,是其內容創新的乏力和成本失控。
2024年半年報顯示,電影投資業務雖然在博納影業營收中占比僅為23%,卻為博納影業貢獻了72.8%的淨利潤,是博納影業的核心利潤引擎。
憑借獨特的“主旋律+重工業”商業大片模式,博納影業曾經打造了如《湄公河行動》、《長津湖》等諸多膾炙人口佳作。其2021年推出的《長津湖》總票房高達57.72億元。然而2021年之後,這種題材過度單一、形式缺少新意的類型片越來越難吸年輕觀眾。博納影業這一發展模式遭遇瓶頸。
財報顯示,博納影業2023年電影投資業務虧損高達2.968億元。2024年主推的幾部大製作電影也虧損嚴重。其中,號稱年度投資最大的國產電影《蛟龍行動》投資約10億元,實際收回票房僅3.54億元。電影《傳說》、《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兩部電影製作宣發預算合計約5.3億元,但票房加起來尚未能突破1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票房收入不及預期的同時,受商業大片製作與宣發成本高昂以及影院固定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博納影業的毛利率下滑嚴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降至-2.6%。
在博納影業老板於冬看來,營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持續不斷地推出頭部大片。但大片往往是大製作,不僅占據了電影公司大量資金,還會對現金流造成負擔。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60.01%。公司賬麵上貨幣資金雖有17.16億元,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3.429億元,待還短期借款為7.42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2.72億元,短債償還壓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內容多元化創新方麵,博納影業2024年也做了諸多努力,包括參與出品戰爭題材長劇集《上甘嶺》,與抖音聯合出品AI敘事科幻短劇《三星堆:未來啟示錄》等。以上作品雖然口碑和傳播數據尚可,但尚未能為公司貢獻實質利潤。
03.⠥𘂥高點縮水六成
據悉,2022年8月18日,博納影業以5.03元/股的發行價在A股上市,首日股價收漲43.94%,股價最高一度達到15.23元/股。此後,博納股價就開始走下坡路。截至3月5日收盤,博納影業股價報收4.77元/股,公司市值約為65.56億元,相較2022年8月股價峰值時期近200億元的公司市值,已經縮水超六成。
股價縮水背後,博納影業股東頻頻減持削減了市場信心。
博納影業3月5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西藏和合已於近期完成減持3688.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838%。本次權益變動後,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6829.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686%(剔除公司最新披露回購專用賬戶中的股份數量後占比為5.0000%),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證券之星注意到,西藏和合是博納影業的核心股東之一,在2022年博納影業上市時,西藏和合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博納影業股份高達12.9%,此後三年內多次減持。
公告同時披露,合計持有博納影業10.62%股份的股東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也於近期減持公司股份475.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3459%。減持後,中信證券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2781%。中信證券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博納影業上市前合計持股比例曾高達13.28%,此後數次減持。
業內人士指出,博納影業大股東頻頻撤退,很大程度上與其業績長期承壓有關。
在股權質押方麵,截至2月7日,博納影業實控人於冬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祥川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質押公司股份1.6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88%。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博納影業高管層持續動蕩。諸如,公司發布2024年業績預虧公告的同日,博納影業的董事高愈湘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非執行董事職務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劉浩浩)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