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DeepSeek爆火,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這一工具。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有多位短視頻博主使用DeepSeek詢問炒股等投資建議,並按相關建議進行投資操作,更有博主的投資金額高達100萬元。在相關視頻評論區,也有多數投資者躍躍欲試。對於DeepSeek給出的投資建議,有網友表示認可,也有人對此持觀望及懷疑態度。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AI工具給出的答複隻能作為參考,不建議直接作為投資決策。AI炒股準確率仍然有待觀察。另外,通過AI的投資建議進行炒股等操作也可能會有虧損的風險。

DeepSeek炒股受追捧
在DeepSeek橫空出世並爆火後,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這項AI工具以便利自身的工作、生活,如今,這股熱潮吹到了“投資圈”,部分投資者甚至通過參考DeepSeek給出的投資建議進行炒股、買基金等。
2月8日,有抖音博主發布視頻表示,通過DeepSeek的投資建議,買了100萬元的股票、基金,並表示過一個月再來看結果。該視頻發布僅1天,就獲得超20萬次點讚、5萬條評論以及超6萬次收藏。不少網友表示期待一個月後看結果,還有部分人躍躍欲試。
與此同時,還有大量網友通過DeepSeek提供的建議進行投資操作的類似視頻在短視頻平台流傳,如“跟著DeepSeek買第一天,賺2600”“跟著DeepSeek直擊A股實戰全記錄”等。還有投資者表示,“觀察了兩天,用DeepSeek買股票還是不錯的,推薦4、5個,總有一個是漲停的”。
圍繞DeepSeek展開的內容並不僅限於此,近日,也在小紅書發布“DeepSeek教你學炒股”的圖文內容,並從入門階段、進階階段、實戰階段、精通階段、避坑指南、資源推薦等方麵展開介紹。此外,還有短視頻博主教學如何使用DeepSeek分析股票實時數據,以及使用DeepSeek建立的模型預測A股走勢等。
“你敢相信嗎?DeepSeek可以幫你實現炒股收益的最大化。”這句話出自一名短視頻博主,該博主的個人介紹中號稱“‘95後’碩士炒股一個月狂賺112萬登上了幾次熱搜第一”。在相關視頻,該名博主還教網友如何使用DeepSeek的公式實現炒股收益最大化。
雖然DeepSeek作為“投資軍師”的關注度持續高漲,但對於其輸出的投資建議和預測結果,網友的觀點則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DeepSeek預測準確十分可靠,也有人認為DeepSeek預測有偏差、數據庫時間不完整等。有網友指出,DeepSeek的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而投資建議用於2025年,並對其提出的投資建議準確性表示質疑。
謹慎使用AI工具作決策
那麽,DeepSeek給出的投資建議準確性到底有幾分可信?
例如,有投資者向DeepSeek提問“根據2025年2月7日的股市走勢,我接下來是該加倉還是減倉,不說大白話,直接給我答案”。DeepSeek的回答是短期操作方向加倉,但需優化配置,並按市場趨勢支撐加倉邏輯、配置方向與結構優化、風險對衝與倉位管理、回避方向進行細化回複,最後給出結論:加倉至60%—70%倉位,側重科技成長與消費複蘇主線,通過ETF和分散配置平衡風險。若持倉結構偏防禦,可適度向科技傾斜以捕捉春季攻勢紅利,同時嚴守止損紀律。對於相關反饋,有投資者表示,“給的答案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DeepSeek給出的結果並不準確,“不太行,昨天讓DeepSeek分析了個財報、做了個財報預測,兩個的結果幾乎是完全和市場背離”,還有投資者表示“我讓DeepSeek推薦股票,它讓我學習證券投資管理辦理,理性投資”。
北京商報記者也通過使用網絡搜尋和深度思考功能,向DeepSeek實測提問:根據2025年A股走勢,規劃一個預算10萬元的投資計劃,投資品類可包括股票、基金、理財產品等。對此,DeepSeek用時26秒進行深度思考,搜尋了45個網頁,通過結合2025年A股走勢預測、確定投資組合結構、確認具體推薦股票、基金和理財產品以及風險控製等內容,給出了“結構性行情下的攻守平衡”整體策略。
具體配置方案包括:股票投資40%,其中2.5萬元可用於聚焦政策支持的AI應用、人形、智慧交通等新質生產力領域,1.5萬元用於選擇估值合理、分紅穩定的消費白馬股;基金投資40%,其中2萬元用於投資寬基指數基金,2萬元投資科技成長主題、消費複蘇主題的主動權益類基金;還有20%用於理財產品投資,其中高股息紅利基金、貨幣基金/短債基金各投資1萬元。另外,DeepSeek的回複中還提到了具體的倉位管理、個股止損線、預期年化收益、最大回撤控製等內容。
整體來看,DeepSeek的回複一定程度上結合了當前的市場走勢,給出了較為均衡的投資建議,並且也作出了對應的風險提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測過程中,也遇到了DeepSeek多次反饋“服務器繁忙,請稍後再試”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投資者的提問或不能得到實時反饋,也可能出現多次反饋內容不統一的情況。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提示,AI的投資建議會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也不能完全依賴。“畢竟這類工具是根據過去的數據和規律,通過搜索和運算的功能給出投資建議,並不能準確反映未來的變化。而投資需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可以將這類AI工具作為查找資料、投資的參考依據,但最終的投資決策還需要投資者根據個人的基本研究後作出。另外要注意的是,通過AI的投資建議進行炒股等操作也可能會有虧損的風險。”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也認為,AI工具給出的答複隻能作為參考,不建議直接作為投資決策。AI炒股準確率仍然有待觀察,有利之處是減少了很多計算與數據搜索流程,為投資者簡化了流程、節省了時間。但弊端則是太多人使用,也可能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率。
北京商報記者⠦海媛